無論是在產業升級、經濟轉型,還是在破舊立新、去杠桿等各方面,資本市場都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在資本市場發展的新階段里,私募股權投資起到的作用是非常積極、友善的。
目前中國私募股權領域的發展格局和特點是什么?中國私募股權領域如何跟隨資本市場一起發展?未來的發展前景如何?今日,在鴻儒金融教育基金會和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聯合主辦的第113期【鴻儒論道】論壇上,盛世景資產管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盛世景”)董事長吳敏文先生,圍繞這些話題進行了深入的解讀與分析。
吳敏文董事長的精彩演講吸引了來自國內知名券商、一線資管機構、高等院校和各大財經媒體等百余位嘉賓到場聆聽,精辟、獨到的觀點發人深省。
淺談國際
吳董事長首先概括了國外私募股權行業發展的三大趨勢:一是業務多元化,二是基金類型的多元化,三是機構投資者已經成為絕對的主流。
“私募基金已經發展到不僅僅是成長型投資或并購投資,它包括很多新的品種,在這些年里也層出不窮。特別是在08年金融危機之后,盡管美國政府加強了對投資銀行業的監管,但由于美國經濟的強勁復蘇和美國資本市場屢創新高,在這種背景下私募基金多元化趨勢越來越明顯。換句話說,私募基金在整個金融體系起的作用越來越大,在華爾街的位置越來越高。”
聚焦國內
聚焦國內,吳董事長分別從支持創業投資的法規及政策、私募股權基金管理規模發展的迅猛態勢和私募行業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表現三方面總結了國內私募股權行業的發展現狀。
“2013年之前的法規是站在創業投資者的角度;2013年之后的法規和政策,更多是站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的角度。”
“這兩年私募股權基金高速增長的原因是政府資金、體制內國有企業的資金及各大金融機構的資金涌入。”
吳董事長認為,私募行業支持實體經濟發展表現在IPO公司滲透率超50%、積極投資新三板和并購推動產業升級三方面。
剖析當下
結合國內外私募行業的發展,吳董事長總結了當下中國私募股權投資的不足。“總體上來看,中國私募股權基金總體規模較小,單體規模也小。”
隨后吳董事長細致地剖析了募、投、管、退各個環節存在的問題,并就監管政策的完善提出了寶貴意見。
展望未來
“首先,經濟的穩定增長需要增加直接融資。過去五年時間,中國非金融企業股票融資占全社會融資總量不到5%,從這個角度來講,中國資本市場基本是邊緣化的,因為直接融資占的比例太少。”
隨后,吳董事長就私募行業未來發展提出若干看法,包括創新和轉型是大勢所趨、跨國并購勢不可當、私募股權基金助力實現資本長期增值、機構可投資資金充足、高凈值人士可投資資產逐年增長等。
“我認為,在中國私募股權領域里,第一,資本和產業的融合將會越來越深入;第二,政策應該扶優限劣;第三,市場日新月異,行業也會更加規范。未來一定會誕生出一批優秀機構,塑造整個私募行業的形象,讓私募基金既有公開透明的形象,也成為貴族精英的代表;讓機構的錢、高凈值客戶的錢通過私募基金配置給最聰明的企業家;讓優秀的企業家為社會創造價值;讓所有的投資人獲得財富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