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揭曉的清科“2017中國股權投資年度排名”中,盛世景榮膺“中國股權投資機構50強”(位列第26名),連續7年摘得此項殊榮。盛世景董事長吳敏文先生受邀出席本次清科年度論壇,發表了《股權大時代 私募新生態》的精彩主題演講。
暌違2017,股權投資市場現狀幾何?展望2018,私募基金行業風往何處? 2017年12月6-8日,清科集團一年一度的中國股權投資年度論壇在京隆重舉行,論壇匯集了股權投資界的巨匠精英,以趨勢、策略、行業角度共話這個股權投資風起云涌的時代。重量級的演講嘉賓、精彩的論壇內容吸引了上千位業內人士熱情參與。
盛世景董事長吳敏文先生、高瓴資本合伙人洪婧女士出席論壇
盛世景資產管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盛世景”)董事長吳敏文先生受主辦方的誠摯邀請出席了本次年度論壇,作為主題演講嘉賓為在場來賓詳細地闡述了股權大時代下的私募新生態,15分鐘的演講引來了滿場喝彩。作為與中國股權投資行業共同成長的典型機構代表,盛世景在風云變幻、跌宕起伏的市場大環境中不斷壯大、愈發穩健,盛世景十一載耕耘探索而沉淀下來的寶貴經驗讓前來聆聽的來賓們受益匪淺!(主題演講精彩內容,請見后文報道)
會后,來賓們蜂擁而至,就演講內容相關的延展話題向吳敏文董事長求教,吳董事長耐心地為諸位來賓答疑解惑,分享了更多關于私募股權投資行業發展的深刻思考,來賓紛紛表達了與盛世景日后合作的期待。
本次活動的重磅環節清科“2017中國股權投資年度排名”于今日19時30分隆重揭曉。盛世景榮膺“2017年中國私募股權投資機構50強”(位列第26名),已連續7年摘得此項殊榮,成為清科榜單名副其實的常青樹!盛世景的兩位高管蒞臨頒獎典禮現場,代表公司接受了此項沉甸甸的榮譽。
盛世景高管——總裁助理高霖先生代表公司上臺領獎(右7)
迄今為止,清科榜單已連續發布17年,以其獨立性、公正性和客觀性而得到業界的廣泛關注與認可,已被視為評價股權投資機構業績和綜合實力的權威標準之一。清科“2017年中國私募股權投資機構50強”這一獎項是對盛世景今年在募、投、管、退各方面取得的優異成績的肯定,2018年盛世景人也必將繼續砥礪奮進、再創輝煌!
除吳董事長受邀出席論壇,盛世景各業務條線的總監、部門負責人等十余人也受邀參加了本次論壇活動,在現場與各路同仁洽談業務、深入溝通。
盛世景部分參會人員合影留念
值得一提的是,為期三天的活動期間,盛世景展臺成為了論壇展廳的一處亮點,參會來賓們紛紛在盛世景展臺駐足,索要公司資料,希望與盛世景各業務線的同事取得聯系、尋求合作。
資本市場部總監王藝橙與參會來賓交換名片
主題演講
股權大時代
吳敏文董事長首先精要概括了股權大時代的幾個特點:第一,IPO常態化,但仍難滿足融資需求;第二,新三板制度紅利呼之欲出,市場功能有待完善;第三,跨界并購監管嚴格,產業并購仍為主流;第四,股權融資占比較低,直接融資尚有巨大上升空間;第四,股權投資發展進入到新時代。
“全球每年的GDP增量里中國約占三分之一,存量中國排在第二名。也就是說,站在歷史的視野,站在全球的格局,未來一段時間,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將進入一個新時代。”
隨后,吳董事長重點對十九大關于資本市場的發展規劃進行了詳細解讀。
“十九大對金融和資本市場是怎樣規劃的呢?有三個重點。第一是要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為什么提這個話?前面的數據已經給了大家一些參考,我再列舉一個現象,比如說2016年全年和2017年的上半年,銀行體系的新增貸款大量流入房地產貸款,降低了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第二是要提高直接融資的比重,為什么這么講?整個中國經濟要去杠桿,或者是降杠桿,因為整個國家的杠桿比例太高,從整個宏觀角度來講,杠桿高的意思就是間接融資的比重太大,直接融資的比重太小;第三是要促進多層次的資本市場健康發展,主板、中小板、創業板、新三板,乃至四板,這樣才能構成中國整個龐大的資本市場體系,從區域性的小公司,到新三板,逐步往上走。不同的行業、不同所有制的屬性共同來形成資本市場的整體格局,這就是十九大給我們規劃的方向。這個方向就是我們步入股權大時代的背景。”
基于這樣的發展背景和政策導向,吳敏文董事長對股權大時代的未來發展提出了五大展望:1. 資本市場容量和規模將會迅速的提升,最重要的指標是證券化率將穩步上升;2. 成長性投資的機會更多;3. 并購將成為推動整個中國產業升級和轉型的手段。4. 跨境并購將成為并購的重要組成部分;5. 主要的產業投資機會在于以挖掘短中期內景氣度高的行業作為投資首選,及投資未來的中國。
“進入股權大時代,私募股權機構的核心使命是什么?是尋找核心資產,第一個是成長性的股權,第二個是新藍籌公司的股票。”
私募新生態
與股權大時代對應的是私募新生態,吳敏文董事長指出私募行業的法制將更加健全;大的資產管理政策將進一步引導社會資金進入到私募行業,以更好地發揮私募行業在引導資金進入實體經濟中的作用;分類監管、扶優限劣將成為常態;私募股權基金將會在并購重組、產業升級當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私募基金公司或PE機構等資產管理機構本身將會成為證券化的一支力量。
吳董事長認為私募股權投資發展進入嶄新階段后,也會發生一些趨勢性變化:第一,套利型的投資逐漸轉為賦能型投資;第二,資本將會逐漸主導產業的整合;第三,投資的本身更立足于深耕產業;第四,投資可能會向早期和公開市場發展;第五,投后管理將會更加完善。
“私募行業的投資趨勢,本質上來講,就是私募股權投資首先立足于產業、深耕產業,在完成投資之后通過有效的管理為企業賦能,集合資本的力量和企業家的智慧,共同推動企業持續、健康地成長。”
隨后,吳董事長提出了五點對私募行業發展趨勢的未來展望:
“我個人有一個樂觀的預測,如果政策不發生太大變化,再過三年之后,私募基金規模有望再翻一倍,達到20萬億,私募基金將會成為整個大資管生態體系的核心環節。”
“最后給大家做個總結。在股權大時代的背景下,我們所有參與這個行業的人士,應該將自己,也就是私募機構定位為:核心資產的持有者和資本價值的創造者,全社會都應該認識到這一點。我們深信:私募行業發揮更大的作用,中國金融將會更加健康,中國金融結構將會更加優化,讓我們大家共同推動這一個歷史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