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盛世景投資在北京西洼健壹景園會所舉行“醫藥并購基金業務交流會”.在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校友部的大力支持下,邀請到國內多位醫藥醫療行業專家蒞臨參會。與會專家暢所欲言,建言獻策,對行業及公司醫藥并購基金業務的發展提出了高屋建瓴的意見和建議,同時也發掘出彼此合作的諸多契機。本次交流會揭示了“外部專家顧問團”對提高公司產業投資能力方面的巨大價值,為日后更深入的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交流會于15:30正式開始。首先,公司董事長吳敏文先生致辭并隆重介紹了各位專家來賓。此后,CEO鄧維先生詳細地向各位專家介紹了公司的醫藥并購基金業務。各位專家認真聆聽,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
盛世景的醫藥并購基金是與醫藥行業上市公司及其實際控制人合作、以有限合伙制組織為形式的一種為上市公司量身打造的基金產品。在產品結構方面,盛世景作為基金管理人,充當合伙企業的GP,上市公司大股東出資作為劣后級LP,而公司募集的銀行、保險等渠道資金作為優先級LP。
并購基金主要圍繞上市公司的核心需求和發展戰略設定并購目標、篩選并購標的并對各方同意的標的進行控股式并購。取得控股權后,基金與上市公司合作,以托管、派駐等方式輸出管理,對投資標的進行有針對性的改造,使其業績在3年內達到預定標準后由上市公司以現金或發行股票購買等方式進行收購,基金在收到現金或賣出股票后實現退出。
這種并購基金產品是為上市公司量身打造,能夠滿足其最迫切的發展需求,并通過杠桿化結構設計提高資金運用水平;并購基金產品還可通過靈活的安排來實現出資各方、上市公司及大股東的各種利益訴求。目前盛世景已與2家上市公司簽訂了總額80億元的醫藥并購基金協議,與另兩家上市公司的并購基金產品也在積極推進中。
與會專家在聽罷鄧維的介紹后,紛紛發言,為醫藥并購基金的發展建言獻策。葛蘭素史克新興市場疫苗總監張繼國認為,目前較好的并購方向為醫藥研發外包和醫療器械公司,而基金退出方式可以更加靈活,除大股東收購外,部分項目也可考慮賣給外資藥企,能夠實現更大的投資回報。北京潤美康醫藥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永成則建議將投資目光向遠處延伸,認為國外的一些小型醫藥公司具有較好的技術和品種,是可以考慮的并購標的。曾任百特僑光總經理、現Renolit Beijing Medical總經理王炳彧認為中藥注射劑規模效益明顯,可以考慮收購一些小型企業的品種,而不應只瞄準已經實現了大規模銷售的品種。對此問題,雅柏(北京)投資管理顧問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百因則有不同的見解,他認為中藥注射劑產品安全性風險較大,可注重產品的多樣化,但也同意在一些小企業中存在眾多可挖掘的品種,上市公司資源與這些品種的對接能夠實現銷售的巨大改觀。華潤山東醫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華潤醫藥集團駐山東政府事務首席代表王漠建議,很多好的潛在品種都埋沒在一些地方性國有企業中,可以從中發掘,同時也提出華潤集團在投資期限和風險偏好上與公司的并購基金存在差異,可作為基金退出的途徑之一。北京弘康和際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學智和從事公立醫院并購的協和醫院盧靜博士也發表各自見解,認為公立醫院改革正當其時,公立醫院資源也應善加利用。
整個交流會暢談了近四個小時,各位業內專家一致認為盛世景的醫藥并購基金必定大有所為,也由衷愿意成為外部專家顧問團的一員,以豐富的行業經驗和人脈資源優勢參與到并購基金運作的各個環節中去。如在籌資及產品組織方面,專家顧問可幫助公司尋找劣后級資金來源以及與其它有需求的醫藥企業成立新的并購基金;在基金投資運作方面,專家顧問可在投前、投中以及投后進行全方位的建議、支持和幫助,如提供各類有出售意向的潛在并購標的信息、對入選并購標的的發展前景進行判斷、對目標標的產品的真實銷售狀況進行精準調研以及在投資后對項目輸出管理時推薦優秀人才等等。以上合作意向將隨著盛世景醫藥并購基金投資活動的展開一一落到實處,而這種互利合作也將逐漸向更深更廣的領域拓展。
盛世景并購基金業務的發展方向并不僅局限于醫藥醫療及大健康行業,在文化傳媒、清潔能源、信息服務以及大消費等行業也都在積極運作與志同道合的上市公司合作成立相應行業的并購基金,相信不久的將來可見盛世景管理的并購基金活躍于更多行業中,而這種“外部專家顧問團”也將作為一種可復制的標準化配置存在于每一只并購基金背后,助力盛世景成為每一個行業投資領域真正的產業整合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