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盛世景15周年慶暨投資策略會上,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謝平教授以視頻方式就《世界格局和中國機會》發表了精彩演講。演講主要涉及中美證券市場面臨的情況、金融業全面開放、人民幣國際化、中國機會等。
以下為演講實錄摘選。
一是兩國監管部門就審計底稿問題尚未達成協議,中方仍在積極努力,美國證監會給出了三年期限。去年12月,美國參議院通過了《外國公司問責法案》,要求外國公司發行人連續三年不能滿足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對會計師事務所檢查要求的,就要禁止其證券在美國交易,而且還要求額外的披露。
二是關于VIE結構。美國證監會2021年7月30日發表聲明,已要求SEC人員在與中國運營公司相關的境外發行人的注冊聲明生效之前,增加特定的信息披露,包括VIE與發行人之間的財務關系等。在相關監管規定進一步明確前,PE/VC投資VIE框架的公司要更加謹慎一些。
三是美國總統公布調整后的中國“涉軍公司”名單,共計59家公司從美東時間8月2日凌晨起禁止買入,已經投資了這些企業的美資需要在2022年6月3日前完成拋售。
在中國金融業開放方面,兩年來有50多條金融對外開放措施。其中包括,對內外資按照同等條件核批金融牌照,大幅擴大各類外資金融機構業務范圍,銀行、證券、基金管理、期貨、人身險等領域外資股比限制已完全取消,企業征信、信用評級、支付等領域已給予外資國民待遇。在2020年發布的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之中,金融業準入的負面清單已經清零。今年7月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要持續抓好金融業對外開放承諾落實,主動對標開放程度較高的國際標準,推動形成以負面清單為基礎的更高水平金融開放。
在人民幣國際化方面,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7月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6月,基于金額統計的全球支付貨幣排名中,人民幣是全球第五大活躍貨幣,占比2.46%,日本第四名,占比2.66%。2020年末,境外主體持有境內人民幣股票、債券、貸款以及存款等金融資產金額合計為8.98萬億元,同比增長40.1%,其中股票市值3.41萬億元。今年7月,人民銀行會議指出,持續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發展離岸人民幣市場。發展離岸人民幣市場是促進外資不斷增持人民幣資產便利化投資的重要舉措。
在中國投資機會方面,新能源和碳排放技術、高科技企業、養老相關產業、不良資產處置等方面,將迎來良好的發展機遇。近年來,居民家庭金融資產快速增長,并且有相當比例通過專業金融機構進行投資理財,銀行、保險業有望在權益投資方面獲得積極進展。
按照資管新規,銀行理財子公司可以投資權益類資產,其權益投資包含二級市場權益投資(含股票、優先股等)、未上市公司股權等;保險資金(保費資金運用)可以投資VC/PE,保險公司發行的資管產品,也可以投資于權益類資產。